<output id="fwgtv"></output>

        <code id="fwgtv"></code>

          <output id="fwgtv"></output>
        1. 清朝皇帝列表及詳細介紹

          Dec25

          清朝皇帝列表及詳細介紹

          時間:2017/12/25 17:13 | 發布:歷史新知網

          清朝皇帝列表  

          1、努爾哈赤  

          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權創立者。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在位11年。努爾哈赤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完成了統一女真各部大業,對后來滿族共同體的形成,對加強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遼東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2、皇太極  

          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年),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后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并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間,注意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作戰,確定滿族族名,建立清國,為清王朝的確立和后來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3、順治皇帝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后第一位皇帝。6歲繼帝位,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14歲親政。清初滿漢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極為激烈,而至順治朝結束時,清廷擊敗了各種抗清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20.jpg

          4、康熙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清入關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亂,收復了臺灣省,驅逐了沙俄勢力,又平息蒙藏地區動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和統一。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康熙也創下對后世產生積極影響的重大業績,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5、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關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對有礙于皇權的反對勢力大加撻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國庫收入,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6、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后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  

          7、嘉慶皇帝  

          清仁宗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關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開立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歷內禪即位,以是年為嘉慶元年,時年27歲。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弘歷死,始親政。在位25年。顒琰親政后,立即鏟除貪贓枉法蠹國肥私的權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復多方采取措施,力圖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內憂外患重重,積重難返。由于 ... 勢力甚強,又缺乏新生機制,終難擺脫江河日下的命運。  

          8、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年),清朝入關后第六位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為道光元年,時年29歲。在位30年。在位期間,由于國力開始衰落,故極力提倡節儉,改革鹽政,部分弛禁開礦,并整頓吏治。但由于 ... 成風,阻力過大,奏效甚微。對 ... 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對時勢無知,主要大臣懦弱無能,戰略動搖無定,反而迫害禁煙主力,不能抵抗列強的侵略,釀成百年遺憾。  

          9、咸豐皇帝  

          清文宗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關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為咸豐元年,時年20歲。在位11年。在位期間,正逢清朝亂世,國庫空虛,危機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國即在金田起義,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豐帝屢派兵將鎮壓太平天國及各地農民起義。戰火未息,英法聯合侵略軍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從圓明園逃往避暑山莊。只命奕欣留北京與英法講和。侵略軍竟野蠻地焚掠了圓明等園。不得已奕詝與英法等國簽訂了數宗不平等條約。奕詝縱有重整江山之心,已無回天之力。  

          10、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年),清朝入關后第八位皇帝。5歲即帝位,終身成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傀儡。  

          11、光緒皇帝  

          清德宗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年),清朝入關后第九位皇帝。醇親王奕譞之子,因其沖齡踐祚,導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簾聽政。在其親政期間,甲午之戰中他力主反擊,大力支持維新變法,但因變法失敗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統皇帝  

          清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親王載灃之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皇宮。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驅逐出宮。

          01.jpg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  

          努爾哈赤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2.21-1626.9.30),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并將其列入軍隊必讀書。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國關東部,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后,遷都沈陽。之后席卷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余城。1626年兵敗寧遠城之役,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七月中旬,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葬于沈陽福陵。清朝建立后,尊為清太祖,謚號: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努爾哈赤的妻子到底有多少?搞不清楚,從文獻記載來說,他有十六個妻子,《清史稿·后妃傳》說是有十四個妻子。我們查了一下,實際上根據文獻的記載,他有十六個妻子,這十六個女人,同宮廷斗爭密切相關的有五位:  

          一,佟佳氏,名哈哈納扎青。佟佳氏是努爾哈赤的原配夫妻,佟佳氏是努爾哈赤的結發妻子,努爾哈赤他19歲分家,這個時候就和佟佳氏結婚,時間是萬歷五年,1577年。結婚以后就生了一個女兒叫東果格格,后來嫁給開國五大臣之一何和禮,之后就生了長子叫褚英,隨后又生了第二個兒子,叫代善,代善出生的時間是萬歷11年,1583年,比他大哥小3歲。佟佳氏自己沒有卷入宮廷斗爭,但是他的這兩個兒子完全卷到宮廷斗爭里頭了,因為佟佳氏死得早,哪年死的沒有明確記載,估計是在生了代善之后不久就故去了。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二,富察氏,名袞代。富察氏原來結過婚,嫁給努爾哈赤的堂兄叫威準。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叫阿蘭泰珠,老二叫充善,老三叫昂阿拉,生了第三個兒子之后,威準就死了,于是富察氏就嫁給了努爾哈赤。哪年嫁的?沒有明確記載,但是有一條,富察氏袞代生他第三個兒子的時候,是萬歷十三年,嫁給努爾哈赤之后,生了個兒子叫莽古爾泰,是萬歷十五年,所以,推斷她可能是在萬歷十四年嫁給了努爾哈赤。這件事情清朝的所有官書,諱莫如深。富察氏嫁給努爾哈赤之后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莽古爾泰,一個叫德格類,還生了一個女兒叫莽古濟格格,這個莽古爾泰和莽古濟格格牽扯到宮廷斗爭,所以富察氏袞代總共生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同努爾哈赤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三、葉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葉赫那拉氏有一段故事,努爾哈赤起兵之前有一段時間是落難。落難的時候就逃到了葉赫部,葉赫部的貝勒叫楊吉砮看著努爾哈赤這個人不平凡,很器重他,說我有一個小的女兒長大之后可以嫁給你。努爾哈赤說,你有更大的女兒為什么不把她嫁給我,為什么把這小女兒嫁給我,他說我告訴你,我這小女兒是非常賢惠,長得又不錯,我把她長大之后嫁給你,努爾哈赤就同意了,后來這個楊吉砮就派了人把努爾哈赤送回了他的老家。這個楊吉砮,后來被明朝的遼東總兵叫李成梁設了一個計,叫“市圈計”給 ... 了,就是誘使他進行貿易,入了市之后門都關了,完了借茬兒就把楊吉砮 ... 了。楊吉砮被 ... 了之后,他這個兒子叫納林布祿,納林布祿和建州一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曾經有九部聯軍打建州,結果九部聯軍戰敗了,他這個頭兒就是布齋,被建州的額亦都給 ... 了。有的書記載說 ... 了之后,就把葉赫這貝勒一刀劈成兩半,一半留在建州,留在努爾哈赤那兒,那一半你可以拉回葉赫,所以從此建州與葉赫結下不共戴天之仇。楊吉砮死了,他的兒子納林布祿,就把他的這個妹妹送給努爾哈赤出嫁,這年孟古哲哲是14歲,嫁了之后到萬歷二十年,1592年就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皇太極。又過了十年,就是皇太極10歲的時候,葉赫那拉氏病重,就想要見她的母親,努爾哈赤就派人通知納林布祿說想見她母親,葉赫貝勒不同意,因為兩部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葉赫那拉氏就含著悲痛離開了人世。葉赫那拉氏自己沒有卷入這場宮廷斗爭,但是她的兒子成為這場宮廷斗爭的核心人物之一。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清太宗皇太極  

          清太宗皇太極,愛新覺羅氏。明萬歷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農歷十月廿五日生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葉赫納拉氏?;侍珮O于后金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在四大貝勒中按年齡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1626年)農歷九月初一日,在沈陽受其它三位貝勒推舉襲承汗位,紀元天聰。  

          繼位后,皇太極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促進了后金政權的封建化進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將“各處余地”歸公,發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莊田。又把原來每13名壯丁編為一莊改為每8名壯丁編為一莊,“其余 ... ,分屯別居,編為民戶?!辈⑾铝罹帉弶讯?,解放部分奴婢為編民。這些措施,使滿族貴族的特權受到一定制約,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他極力學習漢族文化,命儒臣翻譯漢字書籍。  

          后金天聰六年(公元1632年)農歷正月,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為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繼而尋機削除異已,鏟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使汗權得到鞏固。仿明制,設內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集中了汗權,加強了專制統治。  

          為了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增加圈點,將老滿文改造成新滿文。為了聯絡蒙古和 ... ,大力扶植和宣揚喇嘛教。  

          他決意承襲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在即位后“邦家未固”時,一方面對明廷采取議和策略,同時又屢次入關,擄掠漢地大批人畜、財物。  

          為解除后顧之憂,兩次出兵 ... ,統一蒙古和黑龍江流域。在鞏固了內部統治,并基本上消除了來自 ... 和內蒙的威脅后,于后金天聰十年(公元1636年)農歷五月,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其后將主要兵力用于對明戰爭。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指揮清軍取得松錦大捷,殲滅明軍五萬余人。在降服松山、錦州后,清軍占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余城。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清世祖順治皇帝  

          順治皇帝簡介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清朝入關后的第一位皇帝,滿族,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時(晚七點至九點)出生,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屬相虎,在位十八年(1643年—1661年),死后謚號為: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陵寢孝陵(河北遵化縣清東陵),廟號世祖。  

          順治皇帝簡介  

          清世祖順治:中國清朝入關后的第一代皇帝  

          順治謚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名: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  

          廟號:世祖,即清世祖  

          信仰:佛教  

          民族:滿族  

          順治生父:皇太極的第九子  

          順治生母: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圣文皇后)。  

          順治的皇后  

          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順治十年被廢,降為靜妃)無子女。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榮惠(即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無子女。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念錦(即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生有皇三子愛新覺羅  

          玄燁,即后來的清圣祖,康熙皇帝。  

          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烏云珠(即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  

          生有皇四子,僅三月即夭折,遂未命名,追封榮親王。  

          順治的妃子  

          貞妃:董鄂氏宛如(后追封為皇考寧愨妃)生子一人,即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即裕憲親王)。  

          淑惠妃:博爾濟吉特氏榮貴(后尊為皇考淑惠妃),孝惠章皇后的胞妹,無子女。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清圣祖康熙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清入關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亂,收復了臺灣省,驅逐了沙俄勢力,又平息蒙藏地區動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和統一。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康熙也創下對后世產生積極影響的重大業績,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嬪和一位皇子,這樣的埋葬規格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東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內有順治帝孝陵、孝莊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豐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為景陵。  

          從空中看,景陵整體上呈半圓形,地位高者列前居中,地位低者居后。景陵地宮內,除了葬康熙皇帝,還有孝成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敬敏皇貴妃。景陵妃園寢內葬有四十八位妃嬪和康熙的皇十八子胤衸。四十八位妃嬪中,包括貴妃1人,即溫僖貴妃;妃11人,即慧妃、惠妃、宜妃、榮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順懿密妃、純裕勤妃、定妃;嬪8人,貴人10人,常在9人,答應9人。敬敏皇貴妃原本和妃嬪們葬在一起,后來移葬在景陵地宮內。景陵妃園寢正中是溫僖貴妃,景陵雙妃園寢葬撫育過乾隆的康熙妃嬪愨惠皇貴妃和惇怡皇貴妃。  

          在康熙帝之前,處于政治聯姻的需要,清朝皇帝的皇后多是蒙古公主??滴鯐r期,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鰲拜專橫跋扈,結黨營私,而索尼歷經三朝,沉穩干練。在孝莊太皇太后的主持下,皇后的桂冠終于從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家族女子的手中移到了赫舍里氏的頭上,索尼的孫女變成了康熙的皇后。這也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  

          1665年,12歲的康熙皇帝和13歲的赫舍里氏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大典。雖然是一場政治婚姻,但皇帝和皇后年歲相仿,鰲拜把持朝政對皇帝多有不敬,壓抑的環境促成了皇帝和皇后的恩愛感情?;楹蟛痪?,康熙和皇后赫舍里氏生有一子,但這個孩子只活了四歲就夭折了。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關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對有礙于皇權的反對勢力大加撻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國庫收入,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雍正皇帝一生給世人留下兩大疑案,一個是雍正繼位疑案,一個是雍正死因疑案。那雍正怎么死的?雍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另外,由于甄嬛傳的播出,人們又出現一個疑問:雍正的皇后是誰,雍正的皇后歷史上到底有幾個?雍正的純元皇后確實存在嗎?  

          雍正怎么死的?雍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第一種說法,就是雍正被呂四娘砍了頭死的。這個時候有一個案子叫呂留良的一個文字獄案子,呂留良遭到了嚴厲的懲處。但是傳說他的女兒,有人說是他的孫女,呂四娘落網了,私自逃跑,沒有被 ... ,這呂四娘就拜師學藝,武藝高強,后來想法喬裝打扮混到了皇宮里面,見了一個機會,把雍正的頭砍下來,替她父親,或者替她爺爺報了仇。這個傳說就很生動了,那雍正沒有頭怎么發喪,傳說做一個金頭給擱上,這樣就埋在了雍正的泰陵。很多專家研究之后,認為雍正是被呂四娘 ... 了,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在這滿門抄斬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呂留良的女兒不可能逃跑,退一步說,即使是跑了,也不可能混到皇宮,即使混到皇宮,也沒有機會她把雍正給 ... 了。所以這只是一個野史小說在這兒編造的一個很生動、很有趣的故事。  

          第二說法也很離奇,就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一個戀人,這戀人叫竺香玉,長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雍正把她收到宮里來。他奪了曹雪芹的所愛,于是曹雪芹就通過秘密的辦法和竺香玉進行聯系,竺香玉雖然身在皇宮,心還想著曹雪芹,于是見了一個機會,就謀 ... 雍正。這個也是野史小說之言,沒有任何歷史根據,不可相信。  

          第三個是有一本書,叫《梵天廬叢錄》。這個書是說雍正是被一個宮女給勒死的,但是還差一點,又被救活了。這個故事我認為屬于移花接木,明朝有這么一個故事,就明朝嘉靖21年,嘉靖皇帝他對宮女很暴躁。因為嘉靖他吃煉丹藥,他有時候脾氣暴躁,經常鞭撻宮女。有一個宮女叫楊金英,一天夜里頭,趁著嘉靖皇帝睡著的時候,用黃的綢子就勒嘉靖的脖子。因為她特別緊張,慌亂之中打了一個死結,她以為勒死了,參與其事的另外一個宮女害怕了,把這個事情趕緊告訴皇后,皇后急忙跑來的時候,一看嘉靖已經斷氣了,皇后趕緊命令傳御醫,御醫叫許紳,來了以后,覺得問題很嚴重,就下了急猛藥來治,經過了四個時辰,嘉靖就有了一點聲音,透了一口氣。然后,史書記載說:“嘉靖吐紫血數升”,后來又經過一個時期的調理,就把嘉靖給救活了,當然楊金英等就被 ... 了。這個事情是真的,歷史有記載。據說后來嘉靖皇帝晚上睡覺的時候,這一個屋子是三九二十七張床,別人不知道他睡在哪個床上。后來我問故宮的先生,我說有沒有發現他那床是不是就是二十七張,他說已經不可考了,因為是明代的事情,清朝格局都變了。嘉靖曾經被宮女勒得斷了氣,后來搶救過來,這是歷史真事。我看過 ... 《李朝實錄》, ... 的使臣到明朝來,對這個事情也做了很詳細記載,我們剛才講的故事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挪到雍正這兒來,可能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出于反滿的需要,編造了這么一個很生動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可以鄭重地說,這個不是歷史事實。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清高宗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后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  

          因為乾隆皇帝在位時間比較長,一生中他身邊共有四十一位后妃,其中有:三位皇后、五位皇貴妃、五位貴妃、六位妃、六位嬪、十二位貴人、四位常在。  

          乾隆皇帝的皇后有三位:  

          第一個是原配  

          孝賢皇后  

          富察氏(1712——1748),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綜觀李榮保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十二日(農歷,下同),雍正五年七月賜婚成為寶親王嫡福晉,時年十六歲(虛歲,下同)。雍正六年十月生皇長女,八年生皇二子永璉;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又生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乾隆十一年生下皇七子永琮。乾隆二年以金冊金寶冊立富察氏為皇后,時年26歲?;屎笮郧楣潈€,平日冠飾皆草線絨花,不御珠翠。但皇長女、永璉、永琮先后夭折,皇后悲痛萬分。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她在南巡途中,在德州崩逝,終年三十七歲。謚號為: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圣純皇后,葬裕陵。  

          第二個就是比較悲劇的廢后了  

          廢皇后烏喇那拉氏  

          烏喇那拉氏(1718——1766),滿洲正黃旗人,佐領那爾布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乾隆即位之前即為其藩邸側福晉,為雍正帝親賜。乾隆二年冊為“嫻妃”,時年20歲。十年十一月冊為貴妃。孝賢皇后去世后在皇太后的主持下成為新皇后。那拉氏于乾隆十七年生下皇十二子永基,十八年生皇五女,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景。乾隆中年以后生活日漸 ... ,皇后失寵,帝后感情日漸淡薄。三十年(1766)南巡之時終于決裂,烏喇那拉氏憤然剪去頭發,觸犯國忌,被打入冷宮。后宮由皇貴妃魏佳氏代為管理。次年七月十四日薨,終年49歲。葬于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墓穴內,無享祭。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嘉慶帝  

          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歷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嘉慶帝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親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于改變乾隆后期的種種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清代中衰之勢。從嘉慶帝個人來說,他始終開不出一個根治日趨嚴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藥方,對一大批“尸祿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嚇,最終徒呼奈何而已。他對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認識,但對于一個日趨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國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對付外來侵略者,此后只能沿著衰敗的道路滑下去。  

          嘉慶登基后對后妃的冊封:  

          “奉太上皇帝之命,遣東閣大學士王杰為正使、禮部侍郎多永武為副使,持節赍冊寶,冊立嫡妃喜塔臘氏為皇后”;“遣禮部尚書德明為正使、禮部右侍郎周興岱為副使,持節赍冊寶,冊封側妃鈕祜祿氏為貴妃“;“遣禮部尚書紀昀為正使、內閣學士扎郎阿為副使,持節赍冊印,冊封劉佳氏為諴妃”;“遣禮部左侍郎鐵保為正使、內閣學士那彥成為副使,持節赍冊印,冊封侯佳氏為瑩嬪”;此時,嘉慶還是皇子時的格格沈佳氏已經去世。  

          孝和?;屎筲o祜祿是嘉慶的第二位皇后,父親恭阿拉在乾隆朝出任過禮部尚書。嘉慶登基前鈕祜祿氏為嘉慶的側室福晉,地位僅次于嫡福晉喜塔臘氏。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六月生皇七女,三歲夭折。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六月生皇三子綿愷。后來又于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生皇四子綿忻。颙琰嗣位后,“奉太上皇帝之命,遣禮部尚書德明為正使、禮部右侍郎周興岱為副使,吃節赍冊寶,冊封側妃鈕祜祿氏為貴妃?!奔螒c二年皇后喜塔臘氏去世后,太上皇乾隆以及嘉慶本人都屬意由鈕祜祿氏繼位中宮。百日之后,太上皇乾隆冊封鈕祜祿氏為皇貴妃,并發布敕諭說:“皇后不幸甍逝,朕甚悼焉。今已逾百日,不但皇帝中宮不可久曠,即晨錯定省子婦之職缺如,朕心亦頗不愉——今貴妃鈕祜祿氏,即朕從前選擇,賜皇帝為側室福晉者,其人端謹莊重,且能率下。即將貴妃鈕祜祿氏冊封為皇帝之皇貴妃,表率宮廷,上以孝養朕躬,佐皇帝以綏福屢,襄成內治。俟二十七個月后,在舉行冊立皇后典禮?!倍邆€月后即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崩逝,全國大喪,冊封典禮推遲到三年釋服之后,即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四月舉行。同時冊封瑩嬪喉佳氏為華妃,淳貴人董佳氏為淳嬪,春貴人王佳氏為吉嬪。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道光皇帝  

          清朝道光皇帝——道光帝(1782~1850),愛新覺羅·旻寧,原名綿寧,清朝第八位皇帝(努爾哈赤算起),1820-1850年在位,在位期間正值清朝衰落,他為挽救清朝頹勢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 ... ,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他本人力行節儉,勤于政務,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不高,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統治時期進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1842年清朝在 ... 戰爭中失敗,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后十年道光帝茍安姑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學習西方,振興王朝的舉措。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崩于圓明園,終年69歲。廟號宣宗,謚“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葬于清西陵慕陵。  

          道光的四位皇后  

          第一任皇后,孝穆成皇后:  

          孝穆成皇后(1781—1808年),鈕祜祿氏,戶部尚書、一等子布顏達賚女。時宣宗道光帝為皇子,嘉慶元年,仁宗嘉慶帝冊封其為嫡福晉。十三年正月戊午逝世,無子。道光帝即位后,追冊謚曰孝穆皇后。  

          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  

          孝慎成皇后(1790—1833年)佟佳氏,道光帝皇后。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道光帝為皇子時,嫡福晉鈕鈷祿氏(即孝穆成皇后)于嘉慶十三年逝世,后嘉慶帝冊封佟佳氏為繼嫡福晉。嘉慶十八年(1813年)十月初二日酉時生道光帝長女端憫固倫公主,公主早夭。道光帝即位后,佟佳氏被立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崩,謚曰孝慎皇后,葬清東陵龍泉峪。  

          第三任皇后,孝全成皇后:  

          孝全成皇后(1808年—1840年)鈕祜祿氏,二等侍衛、世襲二等男、贈一等承恩侯、晉贈三等承恩公頤齡女。嘉慶十三年(1808年)二月孝全成皇后二十八生。道光帝第二任皇后。道光元年七月封為全嬪,三年十一月二十五冊晉全妃,五年二月二十生皇三女端順固倫公主。四月十三晉全貴妃。六年四月初六生皇四女壽安固倫公主。十一年六月初九生皇四子奕詝(咸豐帝),十三年八月十五晉稱皇貴妃攝六宮事。十四年十一月立為皇后。二十年(1840年)正月十一崩,壽三十三。十七日宣宗賜謚孝全皇后。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咸豐皇帝  

          咸豐帝(1850~1861在位):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圓明園,道光帝第四子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筆,立其為皇太子。宣宗逝世后,己未,咸豐帝即位,頒詔覃恩,以第二年為咸豐元年。在位期間,內外交困,太平天國起義如火如荼之際,又遭遇英法聯軍侵略中國,他依靠湘軍,抑制住了太平天國起義進一步的擴張。對英法聯軍,咸豐也派兵抵抗了,但是缺乏精力,最后失敗,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告終。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在承德病故。在位11年。卒謚“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圣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廟號文宗。葬河北遵化的清東陵之定陵。  

          咸豐皇帝的母親  

          清宣宗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圣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姓鈕祜祿氏(滿語,穆麟德轉寫:Niohuruhala),本名不詳。曾祖父為乾隆朝著名駐藏將軍成德,祖父為戰功赫赫的將軍穆克登布,父親為清朝蘇州駐防將軍、乾清門二等侍衛、世襲二等男爵、贈一等承恩侯、晉贈三等承恩公頤齡,滿洲鑲黃旗人。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的第三位嫡妻1、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2(1834年起在位),清文宗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的生母。  

          咸豐皇帝的皇后及后妃  

          孝德顯皇后  

          孝德顯皇后(1831年—1850年),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太常寺少卿富泰女。咸豐帝為皇子時的嫡福晉,道光二十七年,道光帝冊封薩克達氏為奕詝的嫡福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1850年1月24日)逝世,無子女。咸豐帝即位后,追冊謚曰“孝德皇后”。權攢田村,同治初,移靜安莊,旋葬清東陵定陵,上謚。光緒、宣統屢加謚,最終謚號為: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恪慎徽懿恭天贊圣顯皇后。  

          孝貞顯皇后  

          孝貞顯皇后(1837年—1881年),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即慈安太后,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比咸豐帝小6歲,是咸豐帝為皇子時的側福晉。咸豐二年(1852年)封貞嬪,五月晉貞貴妃,六月奉旨立為皇后,時年16歲,無子女。咸豐帝崩逝后,尊為母后皇太后,又叫東太后,后與慈禧、恭親王奕訢聯手發動辛酉政變,誅除八大臣。同治帝登基后,上徽號曰慈安皇太后,訓政二十年,兩度垂簾。光緒七年(1881年)崩逝,死因成謎,葬于定東陵,上謚。宣統加謚,最終謚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圣顯皇后。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年),清朝入關后第八位皇帝。5歲即帝位,終身成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傀儡。同治皇帝名載淳,六歲登基,在位十三年,十九歲病死,十三年皇帝,十九年的人生,是有幸???還是不幸???說同治他有幸的,怎么說他有幸呢?出生在帝王之家,享受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尊榮,過著錦衣玉食,鐘鳴鼎盛的生活,沒有兄弟跟他競爭,順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但是同治也是不幸的,第一大不幸,幼年喪父,六歲父親就死了,第二大不幸,童年就被放到寶座上,不能享受童真之樂。六歲的孩子,周歲才五歲,放到那座上,那幼兒園的孩子,老師給他講故事,他還淘氣他還動呢,他不能動,大臣的奏章他哪懂,他根本不懂啊,奏呈國家大事,任命官員,那你也得坐著,你不能動,這是一種莫大的痛苦和折磨。第三大不幸,跟他母后關系不好,經常受到訓斥。第四大不幸婚姻不如意,他想娶的不行,不想娶的,指配給你。第五大不幸,才十九歲,就一命黃泉了。  

          大事年表  

          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載淳在北京紫禁城儲秀宮出生。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帝去世,年僅六歲的載淳登基,依照咸豐帝遺詔,由肅順等八位大臣輔政。九月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與慈禧奪權。  

          同治三年六月,清軍攻陷太平天國首都天京。  

          同治四年四月,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為捻軍所 ... 。  

          同治六年十二月,東捻軍被平定。  

          同治七年七月,西捻軍主力被平定。  

          同治九年七月,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 ... 。  

          同治十一年九月,冊立皇后阿魯特氏(孝哲毅皇后)。  

          同治十二年正月,親政,同年陜甘[)回亂及云南回亂大致平定。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崩,享年十九歲。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光緒皇帝  

          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宮獨裁,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后雖名義上歸政于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挾制,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囚禁慈禧,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幽禁在中 ... 瀛臺。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因砒霜中毒而暴崩,享年38歲,葬于清西陵的崇陵。  

          光緒皇帝個人檔案  

          出生:1871年08月14日(同治十年辛未六月廿八日)  

          逝世:1908年11月14日(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十月廿一日)  

          在位:1875年-1908年  

          謚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廟號:清德宗  

          陵寢:清西陵的崇陵  

          父親:愛新覺羅·奕譞(醇賢親王,道光帝第七子)  

          母親:葉赫那拉·婉貞(慈禧太后之妹)  

          初婚:18歲大婚,配偶孝定景皇后等3人  

          元配: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后妃:禮部左侍郎長敘二女(瑾妃、珍妃)  

          子女:無親生子女,繼子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慈禧臨終命溥儀過繼同治兼祧大行皇帝載湉)  

          繼位人:胞弟載灃之子愛新覺羅·溥儀(宣統皇帝)  

          囚禁地點及時間:1898年因戊戌變法失敗,被慈禧太后囚禁于中 ... 瀛臺,1900年因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太后無奈挾光緒皇帝逃出北京城,次年回到紫禁城依舊被囚禁,直到1908年駕崩。  

          清朝皇帝列表及介紹:宣統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即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醇親王載灃之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驅逐出宮。辛亥革命以后,宣布退位??箲饡r由于充當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帝,被定為戰犯,后被 ... 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死去。其為清朝皇帝在位時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偽滿洲國皇帝位時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  

          愛新覺羅溥儀簡介  

          愛新覺羅·溥儀(滿語:穆麟德:pui英文名:Henry亨利),愛新覺羅氏,乳名“午格”,字耀之,號浩然。我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其曾祖父為道光帝,祖父為道光帝第七子、咸豐皇帝-醇親王奕譞,父親為醇親王奕譞五子、同治帝堂弟、光緒帝親弟-攝政王載灃。也就是說,他是道光帝的曾孫,醇親王奕譞的孫子,咸豐帝和慈禧太后的侄孫,同治帝的堂侄子,光緒帝的親侄子。  

          年號宣統(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清朝最后一個皇帝,因其為大清國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稱其為清廢帝,或尊稱為清遜帝。  

          后在滿洲國,登上滿洲帝國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又叫康德皇帝。二戰后,被蘇軍俘獲成為戰犯。新中國成立后被特赦并從事修改民國檔案等史料工作,當選全國政協 ... ,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末代皇帝溥儀有幾個老婆,溥儀到底有沒有后代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先后出現了219位“真龍天子”。這些人間帝王都有權廣置“后宮佳麗”。這些皇后皇妃大多是被污辱者、被踐踏者和被玩弄者,她們的下場是悲慘的。溥儀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說:“每次結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訂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給我留下的回憶,是整天吵吵鬧鬧,一點感情也沒有。溥儀一生結婚5次,始終未能留下后代。

          美女被弄到高潮抽搐喷水视频